1. 医疗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疗动态

世界肝炎日 | 拒绝“肝”扰,这些肝炎知识你需要知道!

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肝炎日。2023年的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全球肝炎报告》显示,全球约有3.25亿人感染慢性乙肝或丙肝病毒。我国约有7000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中20岁至29岁的年轻人成为肝炎高发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若乙肝不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恶化为肝癌。据统计,在我国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有77%和84%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如何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扩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总称,肝炎分为两大类,即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酒精性、代谢性、药物性等等),全世界超过50%的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不同病毒引发的肝炎,其传播途径和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方式不同,主要有五种类型,分别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类型有哪些?


甲型与戊肝病毒性肝炎

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播疾病,可以通过污染的手、食物或水传播,是急性肝炎的罪魁祸首,但通常不会发展为慢性疾病。高发于类似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场所,易感染人群主要是未注射甲肝疫苗的群体,但对于已经患过甲型肝炎或是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群而言则能够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甲型肝炎患病初期,患者会出现疲乏无力、胃口不佳、小便颜色加深、发热的症状,严重时则会导致巩膜、皮肤发黄。目前,甲肝在临床治疗上主要是一般和支持治疗,适当的药物为辅助,避免喝酒、过度疲劳等。


乙、丙与丁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感染病,可导致急性或慢性疾病,也是肝炎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通过血液、精液、唾液、泪液、汗液和乳汁等各种体液排除体外,因此其传播途径可分为分娩时的母婴传播、针刺伤、纹身、穿刺和接触受感染的血液传播或是性传播。通常会引起肝脏慢性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其中丁型肝炎是一种由丁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这种病毒是依靠乙型肝炎病毒进行自身复制,因此,没有乙型肝炎病毒就不会出现丁型肝炎感染。乙肝和丁肝的双重感染将会导致更严重的肝脏疾病。


肝炎预防是关键


正因为不同类型肝炎的传播方式非常多样化,患病后更是苦不堪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生活中对于肝炎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非病毒性肝炎的预防,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或是适当饮酒,避免加重肝脏负担;饮食上杜绝油腻、高脂、生冷食物,平时可以多吃蔬菜、水果;不滥用药物;定期体检,检测肝功能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对于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则需要更加注意,对于传染源、传播途径的控制,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或是体液;切忌个人的生活用品如剃须刀等与他人混用;时刻确保个人卫生防护到位。此外,对于经常接触乙肝患者但自身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的人员,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获得对乙肝病毒的持久抵抗力。

如果确实怀疑可能换上肝炎,立即前往医院检查就诊,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的加重,错过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