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早早的制定好出行计划,准备旅行玩乐一番,相信今年的“五一”假期也势必会引起一波旅游高峰。在如此春意盎然、阳光明媚的时节,在享受欢乐时光时,同样也需要注意健康出行。
01、警惕诺如病毒感染
春季本就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诺如病毒肠胃炎,必须对此引起重视。诺如病毒胃肠炎是由感染诺如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传播的途径
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传播途径多样、潜伏期短、变异快、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诺如病毒会通过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感染,因此诺如病毒肠胃炎属于食源性疾病的一种;此外还可以通过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感染,通过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形成的气溶胶感染,与病人接触感染。
预防方式
由于人群普遍易感染,诺如病毒肠炎便容易在人群聚集场所感染,因此“五一”出游预防诺如病毒感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一、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或是准备分发食物和进餐前,要勤洗手。
二、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尽量吃熟食,生吃蔬果要洗净,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必须彻底煮熟后再吃;不喝生水。
三、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最好居家主动隔离,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是老人和婴幼儿等抵抗力较差的人群,记得避免和患者接触。
02、晒伤
假期户外活动较多,如果没有做好防晒很容易出现晒伤的问题,晒伤不仅会使人感到疼痛,也会使皮肤受到持久损害,出现晒伤或者发炎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产生癌变的风险。
外出旅行还是应当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光下。如果阳光过强,外出时一定要携戴大沿帽、太阳镜和防晒服。除了做好物理防晒,携带适合的防晒霜也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我们选择SPF数值30以上,PA的+号在三个以上的防晒霜就可以啦。
03、过敏
春夏季节是过敏的多发季,外出旅游时应该注意。
1、避免接触过敏原:对已经明确的过敏原,要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2、随身携带治疗过敏的药物。
3、准备洗鼻器,用盐水清洗鼻腔可湿润鼻腔并去除鼻腔内阻塞的黏液和结痂,有助于改善呼吸;可恢复受损的鼻粘膜纤毛功能,还可清除鼻内过量分泌物和减少水肿,提高局部药物的疗效。
04、饮食健康
“美食”是节假日的必修课之一,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应当牢记健康平衡膳食,切忌胡吃海喝。假期时间自由支配会导致很多人饮食不规律,吃饭的时间很随意,进食的量也很随心,总而言之便是三餐不固定导致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从而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很容易出现急性腹痛疾病发生,常见急性腹痛疾病有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胰腺炎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生急性腹痛且病因尚未查清之前,慎用止痛药,忌用吗啡之类的药物。疼痛程度剧烈、长时间不缓解、身体状况差,需要立即就医。
同时切记享受假期放松自由的同时,应当注意均衡饮食,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等,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少喝饮料,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注重平衡膳食。
05、蚊虫叮咬
蜂类、蝎子、蚊子和蚂蚁等都是常见的小虫子。人们往往在游览过程中会不慎被这些虫子蛰伤,被蛰之后局部会出现红肿剧痛或奇痒。
这个时候,不要用手去挠抓,要用镊子或针拔出可能残留的毒针或毒毛,伤口可以冰镇及涂抹肥皂水、氨水以减轻疼痛。注意,有少部分人在被毒虫叮咬后会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出现皮肤发红及红斑、面部及眼睑肿胀、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口服抗过敏药并送医院救治。
06、擦伤、磕伤
擦伤是户外活动常见的外伤之一,擦伤的伤口通常伤口浅而面积大,创面还会伴有泥灰或者其他的脏污,所以清洗创面是防治伤口感染的关键步骤。
1、清洁:当发生擦伤时,可用淡盐水(1000毫升凉开水中加食盐9克,浓度约0.9%)进行冲洗,若在户外没有条件也可用自来水、井水边冲边用干净棉球擦洗,将泥灰等脏物洗去。
2、消毒:户外活动时可以常备一些碘伏棉签或者棉球,一旦有擦伤的情况可以使用碘伏棉签或棉球消毒伤口。
3、包扎:伤口无明显渗出时可以不包扎,使伤口暴露在干净的环境中。如果渗出较多时,建议使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注意:皮肤擦伤慎用创可贴,因为擦伤皮肤的创面比普通伤口大,再加上普通创可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不好,不利于创面分泌物及脓液的引流,反而有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容易引起伤口发炎。
07、扭伤
人们在爬山、跑步等运动中可能会发生脚踝扭伤的情况,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减轻疼痛,并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扭伤之后将受伤的部位平放,不要使其受力。
1、急性期冷敷:在扭伤的24—48小时内采取冷敷,可减轻疼痛,不可按揉扭伤处,防止肿胀进一步加。
2、热敷:扭伤24—48小时后可采用热敷,促进淤青部位血液循环,消肿止痛。
3、用药:扭伤部位稳定后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云南白药喷雾等。外用药物最好是在受伤一到两天之后使用。
4、固定:对伤口进行固定,防止扭伤部位因活动而加重损伤及疼痛肿胀。
5、将患肢抬高,有利于止痛消肿。
08、家用急救箱准备
最后,“五一”假期出游也可以适当配备相关的药物。
对于部分中老年人本就有慢性疾病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切记带上所需药物,避免病情加重。
对于婴幼儿而言,家长可以带上常见退烧药物、腹泻药;碘伏、酒精棉片以及创可贴等外伤药物;必要时还可带上抗过敏药物。
那么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讲,则可以视具体情况,如晕车人士携带好适合自身的晕车药物预防晕车或是缓解晕车症状。
学习急救知识
确保在旅行前更新你的急救技能与知识。了解一些急救技能会让你和你的家人朋友在旅途中保持安全和健康。例如,你可以参加急救培训,学习如何包扎手臂、清洗伤口和包扎手,以及通过执行海姆利克氏操作法拯救窒息的人。此外,了解CPR(心肺复苏术)更可以帮助你拯救别人的生命。